當你用完清潔產品後發現
你的臉乾乾的
代表洗面乳過度去除油脂(皮脂膜)
皮脂膜受損,逐漸失去保護能力
角質層失和脂質雙層失去最外層的保護
變得很脆弱
水合能力和鎖水能力一天一天地往下掉
變得鬆鬆垮垮的
〝這時臉部就像地基不穩的房子
當你上面再怎麼蓋都是不會牢固的呀〞
肌膚開始變得乾燥、暗沉、細紋
甚至許多討厭的粉刺痘痘都會從太麻里隔壁全部跑來你家作客
煩的你不要不要的!
忘了可點這複習→(肌膚的自我保護機制)
如何檢視自己的清潔產品是否有過度清潔的疑慮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常用的洗面乳、洗面凝膠、洗面慕斯裡面都會添加一個成分,叫做「界面活性劑」。
界面活性劑,蛤?這是什麼能吃嗎?它不能吃,但嚴格說起來,食品用的(乳化劑)其實是可以吃的。
今天我們是要談清潔而不講吃的,要吃的話去看宵夜文你可能來錯版了!
好啦,回歸正題~
你可以想像,界面活性劑是個雙面人
它有兩隻手,一隻喜歡抓油類的物質(親油端),一隻喜歡抓水類的物質(親水端)。
此時再回想一下國中的化學課,你可能把所有東西都還老師了沒關係
但你只要記得這個觀念
〝油水不相溶〞
當你臉上有油油的東西,如果你要用清水把它洗掉
必須還要有個油性的東西,或是一個能當作油汗水之間媒介的東西,
這時,界面活性劑的戲份就來了
一手抓著臉上的油,一手抓著清水用的水
就可以輕易地將臉上的油帶走了~
因為油跟水融合在一起,呈現一個乳化的樣子,所以又可稱作「乳化劑」。
〝所以一款清潔產品裡面
真正拿來清潔的部分其實就是所謂的「界面活性劑」〞
因此在挑選清潔產品的好壞其實最主要就是這個啦!
界面活性主要可分為四種類別,而清潔力由高到低的排列是,陽離子→陰離子→兩性介面→非離子
要把全部的界面活性劑介紹完可能要3天3夜,
你直接去找一些化學系教授的論文比較快,再一次你又來錯版了(揍飛~)
這裡我直接說大方向
也就是如果你在挑選清潔產品時
什麼樣的界面活性劑你應該要避開?
SLS (Sodium lauryl sulflate)月桂(基)硫酸鈉
SLES(Sodium lauryl ether suflate)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鹽
這是市面上70%清潔類產品常會使用到的界面活性劑,屬於陰離子類型
雖然去脂力不是最強,但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牠們兩種都含有suflate,中文是硫酸鹽。
關於SLS和SLES市面上其實分兩派言論
一派是說雖然由椰子油提煉而成
但在提煉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對環境有害的物質甚至它的副產物具有致癌的風險
另一派則提出懷疑說
既然含有致癌物,那為什麼主管機關不會將它下架
而被廣泛的流通在市面上,並且宣稱這是十幾年前某個直銷公所捏造出來的謠言。
我們覺得都有它的道理在。而我們的看法很簡單,
既然是不夠了解的東西,我們就不碰,一定還有更安全的成分存在。
〝界面活性劑在挑選的原則
盡量以「胺基酸等級的界面活性劑」為主〞
另外化妝後的卸妝,也是清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要挑卸妝油,該怎麼避免誤區?
簡單來說
避開「人工合成酯」
因為純的植物油跟礦物油成本較高,所以許多產品都會添加人工合成脂,
成本相對就比較低。在這些人工合成脂中,最惡名昭彰的是以下兩位:
十四酸異丙酯(Isopropylmyristate,IPM)
十六酸異丙酯(Isopropylpalmitate,IPP)
OS:路易十四:「你叫我嗎?」
這兩者的刺激性大,容易導致青春痘
好了
今天的課到此結束了
剛剛偷偷看宵夜文的現在可以去吃宵夜了
下一集我們要進入重要的保養階段了
轉告給今天沒來上課的同學
說下一次老師會點名一定要來
---------------------------------------------------------
如果妳還有保養的疑問
可以點選右下角的藍色小框框
回傳:「我要索取保養護身符」
老編就會把這份禮物寄給妳喔!
期望妳們看完之後都能找到屬於妳們的蜜糖~
------------------------------------------------------------------------------------------------------------